新医改方案即将出台 医药企业亟须转变商业模式

发布日期: 2009-03-24 | | 【关闭窗口】

医改方案无疑成为2009年两会关注的焦点。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次日,医药卫生界小组的讨论受到了高度关注。据了解,医改方案在全国两会的适当场合进行讨论,两会后将正式向全国公布。

温家宝总理日前与网民交流时确认,下一步医改主要打算做五件事情:第一,要扩大城乡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第二,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第三,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第四,加强医药服务体系的均等化;第五,公立医院的改革。

中国医药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以新的行动推动企业战略的转型,通过开发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市场,医药行业将有机会带来一场变革。”安永远东区医药行业主管合伙人黎永光斩钉截铁。

自主创新不足

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啸使得各行业噤若寒蝉,医药行业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面。以国内缓控释技术的领袖企业青岛黄海制药为例,其2008年销售增长率约为25%左右,销售额达5亿元。

然而,青岛黄海制药并不能反映我国医药行业的状况。我国现在医药行业有几千家药厂分散在各地,规模都不大,自主开发的能力很弱,大量的钱花在了药品的营销、广告和回扣上,无形中大大提高了药品的成本。

“论产业规模,2003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总收入尚不及全球排名第四的葛兰素史克一年的销售收入;论企业规模,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哈药一年的销售额也只相当于世界第十大制药企业阿斯利康销售额的4%。”早在5年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宝凤就对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显得忧心忡忡。

“造成我国医药工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新药研发能力不足”。“新药研发主体错位,体制、机制限制了现有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朱宝风认为。

中国医药企业尤其面临高端科研创新不足的风险。目前,尽管一些医药企业科研开发水平主要集中在对现有品种的功效细分研究和开发,虽然可以为企业储备创新品种,但距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潜力巨大的创新药品尚有很大差距。

企业产品结构过于简单也成为药企面临的风险,主导产品已进入成熟阶段,市场可见的在推新品数量有限。

在两会上,有委员提出“新药研发关系到医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形成。为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国家进一步加大‘重大新药创制’的财政投入,设立国家创新基金,全面提升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临洗牌

两会后医改方案正式向全国公布,一定程度上倒逼医药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我国医药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新医改对于医疗企业及工商企业影响都是较大的。”浙江华通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木水认为,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及行政手段完成药品流通体制的瘦身,使渠道扁平化,同时可以加速市场整合,促进医药商业中心航母级企业渠道压缩,打通商业企业和最终消费者的通道。作为医药流通企业,面对瘦身,惟有在区域范围内做大做强,才能在挑战中寻求机遇。

一位医药专家表示,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招标制度将对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很可能带来医药市场的重新洗牌。

据了解,在基本药物目最终确定之前,很多制药企业正千方百计将药品“挤”进目录。因为对于很多中小制药企业来说,能否进入该目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未来的生死存亡。

而对于药品进入目录几无悬念的医药企业来说,也并不是高枕无忧,基本药物的价格最终如何确定牵动着企业的神经。

此前,业界对基本药物价格的定价预期是药品成本价加上药厂的利润空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药品流通中间环节产生的成本,给患者带来实惠。但究竟实行怎样的定价政策,将切实影响药厂的利益。

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基本药品目录能够严格执行下去的话,目前全国五六千家制药企业有可能死掉2000家,政府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基本药品目录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

基本药物制度通过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

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孔宪俊认为,医改将促使医药商业发生深刻变革,培育药事管理能力,将成为医药商业的战略选择。同时,如何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是关乎企业生存非常重要的课题。

加快转型

纵观全球,医药行业必须加快其转型的步伐,通过采用新的商业模式来求取成功。

近日,安永发布的全球医药行业报告《转型:采用新商业模式来求取成功》指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全球大型制药企业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尽快实施企业转型的迫切性。

全球制药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药品专利到期、价格压力、监管压力、接近成熟期新产品数量的减少、人口结构的变化、药品疗效问题和全球化趋势。

报告指出,高管们都认同医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变———新科学、新产品、新服务、新客户、新地域、新法律法规和利益相关者的期待———制药企业正致力于采用最有效的商业模式应对这些改变。

医药行业的领导者正在寻求促进商业模型转变的新方法,当务之急是增加新产品。66%的被访者把振兴研发作为他们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计划,40%的被访者则将进入新市场和增强以客户为导向作为其工作重点。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些高管们正在研究具有战略性、可持续性的成本优化方案,不再一味地依赖于短期削减费用却危害长期发展计划的成本控制措施。

关键举措因企业规模而异。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振兴研发是其最重要的转型举措,重组市场推广和销售被列为其次。中等规模企业认为优化成本和加强研发同样重要。

医药行业的领导者希望CFO(首席财务官)要从战略角度关注业务。财务部门正成为核心力量,帮助企业制定策略以应对行业内利益相关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并提供一套合理的决策框架为企业创造价值。

黎永光认为,参与调研的15家企业在转变其财务职能、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对中国的制药企业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009年国内外医药市场中创造和发挥竞争优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对很多企业来说,一个全方面参与的战略对赢得新兴市场至关重要。”黎永光说,“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在新兴市场中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并兼顾企业在每个国家针对中高收入群体的商业战略。准备在这一地域获得依靠优势的企业需要考虑坐标链的各个方面:研发、制造、采购、供应链、产品组合、定价以及当前尚未实现的且需要通过合作填补空白的价值链因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新华社稿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