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脉医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报告(五)

发布日期: 2009-10-30 | | 【关闭窗口】

3) 主要品种的发展历程
抗生素类药物。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临床上使用的青霉素完全依赖进口,当时青霉素的价格比黄金还贵 — 1支20万单位、0.12g的青霉素相当于黄金0.9g、大米 13.1kg。引进了青霉素之后,使当时医生束手无策的肺炎、伤寒、猩红热、化脓性咽喉炎、白喉、败血病等疾病有药可治,很多难治之症的死亡率大幅降低。但是,对于广大的贫苦大众来说,也只能是“望药兴叹”。解放后,国家对医药工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在我国“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建设抗生素厂就是其中的一项。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在上海诞生,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研究出青(青霉素)、链(链霉素)、土(土霉素)、四(四环素)这四大抗生素的发酵、提炼新工艺。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头孢菌素的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模增长迅速,头孢菌素的生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头孢拉定和羟氨苄头孢收率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二、三代品种与国际水平差距也在迅速缩小。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有近1000家企业生产抗感染类药品,占国内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25%左右。如今,在以华北制药、白云山制药、上海新先锋药业为代表的我国民族抗生素工业巨头的引领下,抗生素工业从只能生产一些低级的抗生素,发展到一些国际上最先进的抗生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抗生素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产业发展到今天,抗生素和维生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原料药,抗生素产业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抗生素出口更是一直稳坐总金额第一的“宝座”。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青霉素工业盐产量达4100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0%;7-ACA达335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阿莫西林达970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9%;青霉素钠产量达3535吨,占全球总产量的97%。
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用于临床已近50年,它具有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生产时不耗用粮食等优点。特别1969年抗菌增效剂 — 甲氧苄氨嘧啶(TMP)发现以后,与磺胺类联合应用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治疗范围扩大。因此,虽然有大量抗生素问世,但磺胺类药仍是重要的化学治疗药物。常用的有:作用于全身的磺胺嘧啶(SD)及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等;作用于肠道的磺胺脒(SG)及肽磺噻唑(PST)等;治疗溃疡结肠炎的柳氮磺吡啶;外用的磺胺醋酰钠(SC)、磺胺嘧啶银(SD-Ag)及磺胺米隆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磺胺类药物在抗感染类药物市场上的风头逐减。但因磺胺类药物具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特点,目前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尤其是在中低收入人群当中占有相当部分市场份额。我国已成为全球磺胺市场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量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70%左右,磺胺类药物已是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数量最多的五大品种之一。
抗结核类药物。新中国建立前,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被视为“不治之症”,严重地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将抗结核药物作为重点发展的第六大原料药。1953年,上海信谊药厂首先研制成功异烟肼。1958年,华北制药的链霉素投产。1974年,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上海第三制药厂协作研制成功利福平。1985年5月,川抗所又研制成功了比利福平疗效更好的利福定。到1985年,我国生产的抗结核药物的水平与国际接近。今天,全球每年新发现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人,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众多,其感染者居世界第2位。在现阶段,有3/4的患者来自农村及贫困地区。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品有抗生素、合成药和中药三大类组成,其中有20多种化学药为国家基本药物,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是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霉素类等。近几年,氟喹诺酮类也被用于抗结核菌的治疗,在联合治疗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地方病用药与抗寄生虫药物。建国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化学医药工业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研制生产了地方病用药和抗寄生虫药物,使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疟疾等地方性传染病,或者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者基本消灭,其他寄生虫病也进一步得到了根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是青蒿素。青蒿素是我国在世界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它是从我国民间治疗疟疾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它的研究始于60年代中期。在周总理亲自批示下,数百名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它是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究开发并在国际上注册的为数不多的一类新药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治疗恶性疟疾唯一真正有效的药物。由于青蒿素不溶于水,在油中溶解度也不大,其剂型仅为栓剂,生物利用度较低,影响了其药效的发挥。从8O年代中期起,国内就开始研制青蒿素衍生物及复方。我国又研制成功青蒿琥酯、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3个一类新药,青蒿琥酯、蒿甲醚可以口服和注射,而双氢青蒿素则用于口服和栓剂。还开展了抗疟复方的研制,研制出了复方双氢青蒿素和复方蒿甲醚。目前已上市品种有双氢青蒿素制剂、青蒿琥珀酸酯制剂、蒿甲醚制剂和复方蒿甲醚等。
解热、消炎、镇痛药物。人类应用解热镇痛药已有150余年历史,现在,解热镇痛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药品,是全球应用面最广,应用量最大的医药品种之一。近十年来,我国解热镇痛药的生产和销售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今后仍将持续高速发展,前景看好。自20世纪40年代江苏少量生产水杨酸钠开始,我国生产解热镇痛的历史已有60多年。但解放前品种和产量少得可怜,大部分依赖进口。解放以后,我国解热镇痛药生产掀起了一个高潮。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山东、江苏、辽宁等地相继投产安乃近、非那西丁、氨基比林、保泰松、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解热镇痛药工业开始大规模地发展壮大。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解热镇痛药的生产大国,全球解热镇痛药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在原料药出口上呈现出五大特点:产量高(约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规模大、品种全、出口多(70%左右用于出口)和价格低(影响国际价格走势)。
维生素类药物。50年代末,我国维生素工业起步,主要以生产医药用原料为目的。1958年,第一个维C车间在东北制药总厂建成投产;70年代,若干种B族维生素已能自行生产,1975年维生素C两步法生产工艺的研究成功在国际上引起震动;80年代,我国已基本形成除生物素以外的各种维生素生产体系,但中间体依赖进口,产量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9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维生素及中间体的生产技术相继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效地促进了维生素的发展。 在2001年维生素H投产成功后,中国已是全球极少数能够生产全部维生素品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出口国之一。其中:VC:四巨头 — 东北制药总厂、华北制药集团、江苏江山制药、石家庄维生药业集团,年生产能力都在万吨以上,占全球VC产量60%。VE:浙江新和成和浙江新昌制药维生素E油年生产能力超过了1万吨,进入了全球前四名的行列。VA:浙江新和成和厦门金达威的维生素A粉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了2000吨和1000吨,产品主要出口。氯化胆碱:陕西渭南饲料添加剂厂是目前亚洲生产能力最大的饲料级氯化胆碱生产企业。VB2:湖北广济药业是亚洲生产能力最大的维生素B2生产企业。其他:维生素D3 — 浙江花园高科,维生素K3 — 浙江兄弟实业,D-泛酸钙 — 浙江鑫富生化股份和湖州狮王精细化工都已成为代表性制造企业。
甾体激素和计划生育药物。上海通用药厂(现第九制药厂)在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指导下,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密切协作,于1958年7月试制成功并投产了国内第一个甾体激素药物性激素 — 黄体酮。1958年,由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制成功的皮质激素可的松,首先在上海通用药厂投入生产。同时投产的还有强的松。从60年代到70年代,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与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协作下,醋酸可的松与氢化可的松在天津制药厂、东北制药总厂等9个药厂投入生产。后来氢化泼尼松,以及一些高效的地塞米松、倍他美松、肤轻松等常用皮质激素相继问世。药物避孕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之一。1953年,中国开始少量生产以醋酸苯汞为主的外用避孕药膏、外用避孕片和避孕栓等。而甾体激素的发展,推动了计划生育药物的科研和生产。1959年,中国开始研制口服避孕药。1967年,炔诺酮、甲地孕酮在上海第九制药厂、第十二制药厂分别投产,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口服避孕药。1967年6月,在上海第九制药厂建立了第一个口服避孕药的专用生产车间。后自1969年起,避孕药被国家作为第七大类原料药纳入国家计划。1970年4月,国家首先批准口服避孕一号片(复方炔诺酮片)和二号片(复方甲地孕酮片)由国家免费供应。1971 年,国务院又确定了15种避孕药实行免费供应。而今天在甾体类避孕药物上重点发展更为安全的口服避孕药、哺乳期用药、抗孕激素和干扰孕酮生物合成的甾体药物等。
心脑血管药物。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一个相当大的病种,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促进了心脑血管发病患者的直线上升,心脑血管用药已经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一类药,在我国也仅次于抗感染用药,排在第二位,占了约15%的药品市场份额,且仍有上升趋势。五十年代,国内已能生产降血压药盐酸肼苯哒嗪、地巴唑、降压灵以及升压抗休克药肾上腺素、阿拉明等。六十年代投产的血管扩张药硝酸甘油、潘生丁,降压药胍乙啶、优降宁等。七十年代,抗心律失常增加了安他唑啉、异搏定和安室律定,血管扩张、抗心绞痛药增加了延痛心、脑脉宁、脑益嗪以及川芎嗪等。从1976年到1985年期间,又陆续上市了降压药利血平、扩张血管的维脑路通、溶血栓药尿激酶、强心药β- 甲基地高辛、西地兰、抗心律失常药乙胺碘呋酮和治疗心绞痛药麻黄苯丙酮等。目前心脑血管用药种类数以千计,且中西药平分秋色。化学药品中主要以抗高血压药物、降脂药、抗血栓药物为主,1994年美国默克公司的氯沙坦上市后,瑞士诺华的缬沙坦紧随其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新药不断面市,包括日本武田、美国百时美施贵宝等数家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药。1999年始,京沪穗三地医院心脑血管用药相当大的份额即为杭州默沙东与上海施贵宝两公司的产品所瓜分。目前,这些大型企业大多已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
抗肿瘤药物。据国家卫生部信息中心的数据,近年来危害我国民众的主要癌症类型依次为胃癌(21.76%)、肝癌(17.83%)、肺癌(15.19%)、食管癌(15.02%)、结直肠癌(含肛门肿瘤,4.54%)、白血病(3.53%)、子宫颈癌(1.64%)、鼻咽癌(1.53%)和乳腺癌(1.49%)。我国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约160万人以上,总数估计在450万人左右。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17.9%。目前,在大、中城市里,肺癌、乳腺癌发病率最高,农村地区胃癌、食管癌的发病率位居前列。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始于56年,第一个抗肿瘤药物 – 氮芥于1958年在上海海普药厂投产。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已从无到有,从少数品种逐步发展到系列化生产。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发展到近百家,其中主要原料药厂20 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7大类,160多个品种。其中烷化剂类有环磷酰胺、氮芥、噻替派等30多个品种;抗生素类有阿霉素、丝裂霉素、争光霉素、正定霉素等20 多种;植物类(天然类)药有长春新碱、秋水仙碱、喜树碱、紫杉醇、绿舒筋、复方醋酸棉酚等40多种;抗代谢类药有硫嘌呤唑、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20多种;杂类有丙脒腙、甲苄肼、门冬酰胺酶等13种以及激素类10多种和辅助类药近10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疗效较好的常用抗肿瘤药物有50 - 60种,我国大多数具有生产能力。WHO组织公布的常用抗肿瘤药物49个,我国能生产的就达40种以上,占86%。目前我国年生产抗肿瘤药物原料药约50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


来源:秦脉医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