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药品流通发展比较研究介绍【连载一】

发布日期: 2013-12-02 | | 【关闭窗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医药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大多数药品依赖进口,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和第一大药品制剂产能国。然而在成就的背后却始终有一些问题困扰着产业:

产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不佳,产业大而不强,“多、小、散、低”依旧。产业在几乎可以生产全球已上市任何一种药品原料的同时,创新发展能力却一直未能有明显提高,国内上市销售相当一部分仿制药与原研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安全性、有效性差异。

药品流通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始终未能确立,不规范竞争充斥整个药品流通过程,“优不胜、劣不汰”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威胁到百姓用药供应保障。整顿和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改变药品流通服务模式、服务水平和发展方式,成为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

研究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药品流通情况,特别是研究他们从与我国当前情况类似的过去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为本届政府接下来十年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由秦脉医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骨干研究人员和部分业内专家组成的重磅级研究团队,历时半年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两地,从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政府报告、统计资料和国际第三方报告等一手资料入手,深入研究各国、各地区的药品产业、药品流通的现在与过去,发展演变过程,特别是社会法律环境、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情况及其对药品产业、药品流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再通过横向对比研究发现其共性和各自的特点,从中找出共同的理念,一般性规律,并在和我国情况的对比中找出可供我国政府和产业参考或借鉴的关键问题要素。形成了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别报告(合计 15万多字),我国与8个国家和地区的对比研究报告及改革建议(7万多字)。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介绍。

美国药品流通及相关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情况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医药相关领域一直流行着一个错误的观点:“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医改都不成功”,美国医改更不成功,至今仍有“4000万以上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而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奥巴马推行的美国医改究竟要改什么?为什么会在美国国内产生如此大的争议?

196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修正案》所确定的老人健康保险(Medicare)及贫困者医疗援助(Medicaid)保险如何体现政府的兜底责任?两者又是如何与市场化的社会商业医疗保险一起构成美国医疗健康安全网?这其中各类型医疗机构、医药产业和美国特色的GPOs、PBMs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各自发挥了怎样的角色作用?美国三大药品批发机构各有怎样的经营服务特点?大型批发企业和中小批发企业、社会物流以及遍布城乡的连锁药店、处方药柜台等如何构成美国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美国联邦机构如退伍军人管理局所属公立医疗机构是如何管理运营的,其药品又是如何采购的?等等对我国借鉴国际发展经验有很大借鉴参考意义的问题,都可以在《国际药品流通发展对比研究 国别报告 美国篇》中找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解答。(敬请期待下期:英国药品流通及相关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情况)

                                                                                      北京秦脉医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