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3-12-02 | 小 | 中 | 大 | 【关闭窗口】 |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医药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大多数药品依赖进口,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和第一大药品制剂产能国。然而在成就的背后却始终有一些问题困扰着产业: 产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不佳,产业大而不强,“多、小、散、低”依旧。产业在几乎可以生产全球已上市任何一种药品原料的同时,创新发展能力却一直未能有明显提高,国内上市销售相当一部分仿制药与原研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安全性、有效性差异。 药品流通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始终未能确立,不规范竞争充斥整个药品流通过程,“优不胜、劣不汰”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威胁到百姓用药供应保障。整顿和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改变药品流通服务模式、服务水平和发展方式,成为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 研究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药品流通情况,特别是研究他们从与我国当前情况类似的过去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为本届政府接下来十年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由秦脉医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骨干研究人员和部分业内专家组成的重磅级研究团队,历时半年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两地,从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政府报告、统计资料和国际第三方报告等一手资料入手,深入研究各国、各地区的药品产业、药品流通的现在与过去,发展演变过程,特别是社会法律环境、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情况及其对药品产业、药品流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再通过横向对比研究发现其共性和各自的特点,从中找出共同的理念,一般性规律,并在和我国情况的对比中找出可供我国政府和产业参考或借鉴的关键问题要素。形成了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别报告(合计 15万多字),我国与8个国家和地区的对比研究报告及改革建议(7万多字)。本刊本期介绍英国报告。 英国药品流通及相关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情况 英国在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年(1946年)颁布《国民健康服务法》,明确提出:“无论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无论个人支付能力大小,都可以得到公平、免费的全方位医疗服务”。社会福利性质全民公费医疗制度,“英国国民健康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的由此建立。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了不起的社会成就之一”,和“全球最廉价和公平的国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见诸于英国政经新闻,一方面是为缩减庞大的财政赤字,历届英国政府对NHS提高效率、削减开支的改革不断,另一方面是辉瑞、葛兰素史克、诺华、赛诺菲、阿斯利康、默克、罗氏、礼来、雅培和勃林格殷格翰等制药巨头占有着英国药品51.1%的市场份额(2011数据,2012财富500强全球大企业中有10个医药企业,其中有两个英国企业,分别是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而同时NHS使用药品对几乎所有上市处方药开放,其中所占份额较大的创新药品又由企业“自主”定价,且NHS开支60%还是用于全系统医院医生、全科医生和护士等人员的劳务开支。这一切,按照我国有关部门的管理逻辑看似十分矛盾,几近免费的国民健康维护保障,高水平的医疗药事劳务技术服务支出对医药产品的选择、使用与价格费用的控制压力可想而知。如何既保证医药产业的创新热情不减,又合理约束创新企业的收益回报,更能保证NHS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并同时保证对费用支出增长的有效控制?高水平保障与高质量服务和产品的可持续提供间的关系平衡十分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创新药的PPRS计划,仿制药参考报销价格限制,NHS报销药品排除目录与诊疗药品使用规则管理,以及NHS对社区药房的药品服务补偿管理等是如何设计、完善并发挥作用的?2014年即将推行的药品价值定价与原有价格管理方法的区别何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并将如何推行?相信都会对我国目前已走入死胡同,亟待进行深层次变革的药品目录管理、药品最高零售价管理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等产生有用的启示。 此外,为世界各国医改所借鉴或引进的以私人开业医生为主,集健康、医疗和费用责任管理于一身的家庭责任医师制度,初级、二级与三级医疗护理服务体系的架构设计与管理完善,也会对我国缺乏目标与责任设计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带来一些借鉴。 详细内容请阅《国际药品流通发展对比研究 国别报告 英国篇》。(下期介绍法国、德国药品流通及相关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情况) 北京秦脉医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课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