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08-10-17 | 小 | 中 | 大 | 【关闭窗口】 |
昨日,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发改委公布的医改征求意见稿只是提出了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方案,许多细节都还有待在一个一个领域中不断加以深化,为此建议发改委应该举行听证会,征求各方对医改的意见。还有专家则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重点不突出前后矛盾 “这是一篇态度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前后矛盾的八股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北大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就征求意见稿向本报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为了平衡各方的不同意见,把不同机构的医改版本中某些截然相反的意见全都涵盖在内,“既要政府主导也要市场化、既要‘补供方’也要‘补需方’,而很多方面其实是不可能并存的。” 刘国恩以医疗服务为例,“医疗服务之前出了很多问题,《征求意见稿》也提到了,但就是不敢说,因为这是人为定价造成了医疗制度和医疗行为的扭曲。”刘国恩说,作为一个改革的指导意见,应该态度明确地突出几个核心原则,而他在《征求意见稿》中看到的大都是类似“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等说了多少年的套话,而没有体现出如何解决当务之急的“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矛盾。 机会,但是目前医药企业的估值水平并不低,上涨的空间有限。
2008年10月16日12:55 来源:《北京日报》
“医疗改革必须改变医务人员的传统定位,使其从拿基本工资的‘公务员’变成自由职业者。”昨日,参与起草《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专家之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在全国医药协会会长联席会上指出,提高医疗服务的一项首要举措,就应该是使医务人员获得与其付出相对应的薪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