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式医改 业内人士博弈政策重点走向(2)

发布日期: 2009-02-24 | | 【关闭窗口】
如今自由择业已是主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等三个制度怎么衔接,异地就诊如何保证参保人方便的同时又防止骗保等现象、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医疗保障管理如何进行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 

 

加强服务管理,提高统筹层次也是需要重点进行的工作。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在设立之初制定的原则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实际上,近几年全国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年结余均超过30%。2007年,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存达463.5亿元,结存率高达34.8%。全国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存率在40%以上的省份有10个。以结余最多的广东省为例,2007年广东省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支付年限达到4.7年,也就是说将近5年不需要收取保费也可以完全保障支付,其他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支付年限达到2年以上的有9个省份。 

一方面统筹基金大量结余,另一方面虽然现在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重略有增加,但加上其他医保基金支出的总医保基金支出比重并没有增加,反而略有降低。官方数据显示:个人自付的比例从2004年的27%逐步上升,到2007年个人自付的比例为28.8%,个人负担略有上升。 

可以适当提高参保人员的报销水平。例如,适度降低起付线;提高乃至取消封顶线;调整、增补报销目录,逐步提高支付范围;适度提高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建立门诊统筹,提高门诊保障水平等。同时,探索建立门诊统筹要低水平起步,逐步提高,并探索有效的管理支付方式,防止需求过度膨胀,支出增长失控。 

陶剑虹:新医改背景下加速优胜劣汰 

中国医药产业正进入一个快速和空前剧烈的分化、调整、重组的新时期。 

从2008年的医药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情况普遍良好。我国医药工业无论是工业生产总值还是销售总值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同时产销的衔接有所改善。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监测,2008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体产销率为95.25%,比2007年提高了0.67个百分点;医药商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特征逐步凸显,医院、零售市场销售增长明显,农村市场逐步扩大;中国医药企业积极融资上市,并进一步加强其国际化进程。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底下,2009年的医药经济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药品市场增长,疾病谱变化造就的医药市场新领域,政府投入的医药卫生费用的增加,人均用药水平的不断提高,专项整治带来的市场规范化程度提升,新医改带来市场扩容机遇,新产品上市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的活跃,以及目前全球金融环境下医药行业本身的抗逆性带来的新一轮投资热潮等因素,将会促进医药经济,保证其快速增长势头不变。 

同时也要看到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国内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金融风暴造成的出口形势不稳定、药品监管政策的变动,尤其新医改深化、医药分开带来的市场变局包括终端格局改变等,都将大大增加医药经济运行风险。 

不过,我们应该对2009年满怀信心。在GDP增幅不少于8%、医药出口增幅不少于25%、新医改政策有步骤推进实施这三个前提下,我们预计2009年医药七大子行业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0亿元,同比增长23.2%左右;化学药品制剂工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27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左右;中成药工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约2000亿,同比增长约为17%。 

而新医改背景下的医药行业也面临变革,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大大加快,分化、调整、重组时时进行。 

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未来六类医药企业可以获得生存和发展权:一是稳健成长的合资医药企业,这类企业其具有强大的营销网络、良好的品牌形象、强大的研发能力、运营领先的盈利模式;二是具有综合实力的大型医药企业,因其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三是专业化发展的中小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通过聚焦某个细分市场或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以产业、技术和品牌建立并持续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具有国际化能力的特色医药企业,如以浙江海正药业和华海药业等为代表的一批化学原料药企业,他们的一部分产品已经成为国际医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际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五是具有卓越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民营医药企业,由于这类企业具有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快速市场反应能力,可以灵活运作;六是具有资源整合能力和管理输出能力的资本型新进入企业,目前国内已有华源、华润、中信、远大、联想等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集团纷纷试水医药产业,对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未来医药企业的竞争重心肯定是集中在品牌层面,而非简单的价格层面。 

李玲:建议公立医院改革采用“国家医疗服务+信息化”模式 

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制度模式,是关乎国民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医改如何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改革之路?当前,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道路仍在市场化还是公益化中彷徨。 

公立医院的改革如果不成功,医改就不可能成功。在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都是必需的,关键是如何配合。应在保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将医疗服务的供方与医疗保险方合二为一,实行国家医疗服务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公立医疗系统的效率。 

未来的医疗卫生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国家(社会)医疗保险和国家医疗服务。实行医疗保险的国家,其医疗费用都相对高于实行国家医疗服务的国家,原因就在于“医、患、保”之间存在着三角博弈,保险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在按服务项目支付方式下,医疗方和患方都有使用更昂贵诊疗项目的冲动,医患可以联手推高医疗成本,保险公司只能想方设法来控制医疗成本。在这个三角博弈中,医疗服务的提供方起主导作用,所以在保险公司和医疗提供方之间,常常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医疗费用的控制情况并不是很好。 

如何解决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矛盾?其中一个办法是将“供方”与“保方”合二为一,这样使医院有激励机制和积极性来控制医疗成本。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推行了把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合起来的改革,成立了联合的管理保健集团,让双方的利益一致。然后把一定范围人群的健康和医疗按人头付费包给管理保健集团,比如每人每年支付一定的“人头费”,这一年这个人的医疗就归管理保健集团负责,如果多花了,就是管理保健集团的损失,如果能控制成本,省下来的就是利润。这就从机制上改变了服务提供者的激励机制,把医院从一个“利润中心”,改变成为一个“成本中心”。这个设置实际上是参照了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有过的医疗体制。为了实现服务供方和保险方目标一致、激励相容,国家把医疗保险职能和医疗服务职能合二为一,这就是公立医院的制度安排。从各国的经验看,理论与实践都证明了这个模式的正确性,所以,现在世界各国的潮流是朝着公立医院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政府直接办医疗机构的方式,以便有效控制成本,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新华社供稿

【打印】 【关闭】